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标准工作 > 标准化动态 >

标准化驱动“质造”转型,《跳绳》国家标准正式发布

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时间:2025-04-16点击:
 
        近日,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TC291)(以下简称“标委会”)牵头制定的GB/T 45544-2025《跳绳》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,将于2025年7月1日开始实施。
 
        实际上,该标准的诞生并非“从零起步”,而是以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(以下简称“联合会”)发布的T/CSGF 025-2023 《跳绳》团体标准为基础,经过科学论证、实践检验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升级而来,标志着我国跳绳标准化建设迈向更高层级。
 
 
        原文链接:
 
        据悉,此次发布的《跳绳》国家标准聚焦产品分类、技术要求与质量检验的升级,主要对跳绳的分类、安全性、功能性环境适应性、有害物质限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。值得一提的是,针对目前市场上愈发普遍的智能跳绳,该国标要求,智能跳绳的计数误差需控制在±1次/1000次以内,计时误差不超过±0.1秒/分钟,续航时间不低于2小时,提升产品可靠性。
 
        该标准填补了国内跳绳领域技术规范的空白,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统一的质量标尺,有助于解决产品功能不全、结构不安全等问题,提升“中国制造”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。目前,我国跳绳产量占全球90%以上,国标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产业优势,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。
 
        对消费者来说,国标的深入实施将全面提升跳绳产品的安全性、耐用性和功能性。无论是校园体育、健身训练还是竞赛活动,使用者均可选择更可靠的产品,降低运动风险,享受更优质的运动体验。
 
        作为《跳绳》国家标准的主要牵头起草单位,标委会以“团体标准—国家标准”的阶梯式推进模式,持续完善体育用品标准体系。此次跳绳国标正式发布,是标委会联动行业协会、企业、检测机构协同创新的典范。
 
        近年来,标委会已相继推动《运动用眼部和面部保护 第3部分:水面游泳用眼镜的要求和试验方法》《老年人室内运动健康设施要求》《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12部分: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器材》等多项国家标准的研制,为我国体育用品高质量发展筑牢技术根基。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 从团体标准“破冰”到国家标准“定锚”,一根跳绳的标准化之路,正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从“制造”向“质造”转型的缩影。未来,标委会与联合会将聚焦更多细分领域标准的迭代升级,以标准化手段,推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稳步迈进。
 

Copyright © 2013-2024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( 京ICP证000000号)